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林街583号

电话:0571-86929069

邮编:310018
部门领导
蔡建平,1975年5月生,现任基础部副主任(主持工作)。近年来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面上),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哲社规课题1项,其他项目多项。发表SCI、EI期刊论文40多篇,其中2篇(第一作者)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等国际权威(Top)学术期刊。
获2016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首届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1)。获2017年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5)。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等。先后被聘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峡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
数学教研室
朱蓓蓓,女,2010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 获工学博士学位,后工作于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博士后,2014年来校工作。个人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数学,在生物学,物理化学和工程热物理等领域具有丰富的计算数学研发经验和资深的项目经历,曾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排名前三;代表作:Hydration layer structures on calcite facets and their roles in selective adsorptions of biomolecules: a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J Chem Phys, 2013, 139 (23), 234705. 他引13次。现为基础部数学教研组教师,所授课程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陈秀丽,女,2012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主要从事 Gorenstein 同调、相对同调理论及Hopf代数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同年9月进入东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5年9月来校工作。曾主持东南大学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完成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创新项目一项,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现为美国《数学评论》特邀评论员。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工作,学校应用数学研究所负责人。近年来在 Algebra Colloq., Math. Notes 等国内外代数领域较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SCI论文数篇。 现为学校第一层次中青年骨干教师, 2018年教学开放月活动中“魅力一课”获得者。曾担任经管学院企管15-2班班主任,2016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
张艳,女,201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2016年3月来校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数值计算,已发表sci论文3篇,现从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任教。
邓芳芳,女,讲师,2016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和实证产业组织。2016年5月来校工作,担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导师,主讲以下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目前已在国内核心及以上期刊共发表5篇文章,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3项,参与厅级课题1项,主持校级课题两项。
魏云霞,女, 2012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7年9月来校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微积分方程的谱配置数值解法,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已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二区3篇。承担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高等数学的教学。
孙历霞,女,山东济宁人,2016年6月硕博连续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数学专业,2019年7月来校工作。研究方向为偏微分方程数值解,近五年内发表论文四篇,SCI三篇,目前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排名前三)。讲授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带过新生班主任,学生满意度比较高,师生关系融洽。
物理教研室
黄品文,男,2011年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毕业,2018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出站。2013年8月进校,物理教研室主任,校一层次青年骨干教师,15-16年度校优秀教师。主要从事粒子探测器、核能相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理论研究,已发表一作SCI论文8篇,主持教科研项目3项。2016年以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组组员身份共享当年度的基础物理突破奖。
黄世娟,女,2010年6月本科毕业于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专业,2010年9月至2015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进行硕博连读,同年9月进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工作。在教研方面,主要从事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校级高教研究课题各1项,参与浙江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1项。在科研方面,主要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物理与粒子物理交叉应用、正电子理论计算及物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等,近5年发表科研论文5篇,其中SCI收录3篇。
蔡亦良 ,男,1988 年6 月生,浙江温州人。2010 年6 月本科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后进入浙江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学习,2015 年6 月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9 月进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从事大学物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校第二层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低维材料(如石墨烯)以及有机半导体材料(如金属酞菁)及其衍生异质结的界面形貌与电子性质,参与浙江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1 项。近5 年发表论文近8 篇,其中1 作SCI 论文4 篇。
陈健,女,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毕业于湘潭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博士毕业后至2016年9月在浙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9月进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担任物理专职教师,主讲课程为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科研领域主要为实验凝聚态物理,兴趣包括非常规超导材料与物理、关联电子材料与物理、重费米子物理、量子相变、拓扑半金属材料与物理等。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SCI学术论文6篇,CPCI会议论文1篇。2018年4月,获得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浙江赛区)三等奖。
贾琨,男,2016毕业于南京大学(博士),2017年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参加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恒星结构与演化,中子星与黑洞X 射线双星系统的形成与演化,相关工作有三篇一作论文发表于Astrophysical Journal(ApJ)。目前任基础教学部讲师,承担本科生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张羽溪,女,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本科),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同年7月进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担任物理专职教师,主讲课程为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主要研究领域为低维材料(如石墨烯)的生长及其插层结构的研究。近5年发表论文近6篇,其中1作SCI论文2篇。
宋俊杰,1989年3月生,浙江杭州人,2011年6月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后进入浙江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专业学习,主要研究石墨烯-石墨烯基低维纳米材料的形貌及性质,2016年6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9年7月进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基础部,担任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近5年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一作2篇,通讯一篇。此外,近年作为指导老师带队在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刘晓萍,1987年5月生,河南濮阳人。2010年6月,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2010年9月进入浙江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跟随导师进行二维晶格体系拓扑绝缘体的拓扑量子相变的研究,并于2013年6月获得硕士学位。而后进入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学习,于2018年9月获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二维拓扑超导体的拓扑量子相变以及拓扑性质的表征问题和拓扑超导体系的量子输运问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篇。2019年9月进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基础教学部,担任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